面对特朗普,石破茂是英雄,还是狗熊?

zhq 2025-06-20 阅读:165 评论:0
6 月 16 日,在加拿大西部城市卡纳纳斯基斯举行的 G7 首脑峰会上,日本首相石破茂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了一场备受瞩目的首脑会谈。然而,这场期待已久的会谈仅仅持续了 30 分钟,却未能带来任何实质性成果,尤其是在日本最为关心的汽车关税问题...

6 月 16 日,在加拿大西部城市卡纳纳斯基斯举行的 G7 首脑峰会上,日本首相石破茂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了一场备受瞩目的首脑会谈。然而,这场期待已久的会谈仅仅持续了 30 分钟,却未能带来任何实质性成果,尤其是在日本最为关心的汽车关税问题上,双方依旧僵持不下。

会谈结束后,石破茂面对记者,语气沉重地说了一句话:" 双方认识仍有分歧,整体协议未能达成。" 他特别提到," 汽车是日本的重大国家利益 ",言辞间透露出对这一产业领域的强硬态度。

那特朗普怎么说呢?他在提前离开会场回白宫的专机上,对记者们说了一句话:" 石破茂表现得非常强硬 "。他用了一个英语单词,叫 "Tough",包含了 " 艰难、强硬、坚韧不拔、顽固不化 " 的意思。

这场会谈的结果,不仅让日本政府在 G7 峰会前描绘的 " 关税和解 " 蓝图化为泡影,也让石破茂的领导力备受考验。参议院大选即将在 7 月拉开帷幕,石破茂急需外交成果为选情加分。但是,他面对的特朗普,不仅是反复无常的谈判对手,更是手握关税大棒的 " 交易大师 "。

加拿大之行,石破茂是无功而返,严格说来,是因为他拒绝向特朗普妥协,才使得这一次的日美首脑会谈出现零结果。

那么,石破茂在这次关税博弈中,究竟是捍卫日本国益的英雄,还是在强硬姿态下无功而返的狗熊?

日本舆论罕见地保持了中立,没有批评,也没有歌颂,因为最为核心的汽车关税问题,牵涉到日本的经济命脉,也是美国打压日本的筹码,它的复杂性,日本人心里很清楚。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日本的汽车产业不仅撑起了经济的半壁江山,还承载了无数就业机会和地方经济的命脉。2024 年,日本对美国的汽车出口占其总出口的近三成,金额高达数千亿美元。然而,特朗普上台后,高举 " 美国优先 " 大旗,将贸易赤字的矛头直指日本汽车,指责其抢占美国市场、挤压美国人就业。

自 2025 年 4 月起,美国对进口汽车实施 25% 的附加关税,并对包括日本在内的国家加征 10% 的 " 相互关税 "。这一政策直接导致日本汽车对美出口单价大幅下跌。根据日本财务省 6 月 18 日公布的最新贸易统计,5 月日本对美汽车出口单价同比下跌 21.7%,降至约 354 万日元(约 17.6 万元人民币)。出口额也同比锐减 24.7%,仅为 3634 亿日元(约 180 亿元人民币)。

为什么会出现 " 双降 " 问题?很显然,日本汽车制造商为了维持美国市场竞争力,选择了自行吸收关税成本,大幅压低出口价格之路。

这种 " 自掏腰包 " 的策略,短期内保住了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但长期来看,却让企业利润承受巨大挤压。汽车产业的困境,甚至拖累了日本整体经济——内阁府和财务省的最新数据显示,4-6 月份的汽车制造业的景况判断指数(BSI)暴跌至 -16.1,创下 5 个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准。

石破茂深知,汽车关税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在参院选举前,如果能在关税谈判中取得突破,不仅能提振企业信心,还能为自己领导的自民党赢得选民支持。因此,他在 G7 峰会前倾尽全力,试图通过首脑会谈扭转局面。

为了这次会谈,日本政府可谓做足了功课。早在 5 月 30 日的第四次阁僚协议上,日本经济财政大臣赤泽亮正已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那里嗅到一丝妥协的可能——美方暗示可能在汽车关税上做出让步。石破茂甚至计划在峰会前访美,与特朗普达成 " 历史性协议 "。他曾对亲信说:" 去美国的时候,就是签协议的时候。"6 月 14 日的访美计划一度被提上日程,日本媒体甚至开始渲染 " 关税和解 " 的乐观前景。

然而,特朗普的 " 交易艺术 " 再次让日本措手不及。就在访美计划即将成行之际,美国商务部长拉特尼克态度骤然强硬,彻底打乱了日本的节奏。拉特尼克负责汽车等产业政策,长期将日本视为贸易赤字的 " 罪魁祸首 "。他明确反对对日本汽车关税做出全面让步,仅同意类似对英国的有限妥协——以 10 万辆车为限下调关税至 10%。对于出口量动辄百万辆的日本来说,这无异于杯水车薪。

更让日本政府始料未及的是,美国在对华谈判中的意外进展。石破茂原本希望以 " 对华牌 " 为筹码,提出在稀土和半导体供应链上与美国深化合作,以换取关税优惠。然而,中国在稀土出口限制上的松动,让日本的筹码瞬间贬值。特朗普迅速调整优先级,将谈判重心转向中国,日本的 " 特别待遇 " 幻想彻底破灭。

6 月 13 日,石破茂无奈之下再次致电特朗普,试图最后挽回局面,但对方态度依旧模糊。G7 峰会上的 30 分钟会谈,成了日本的最后希望。然而,特朗普不仅没有松口,还提前结束峰会行程,返回华盛顿。日本政府高官事后感叹:" 就像被掀翻了桌子。" 石破茂精心准备的 " 峰会合意 ",最终成为一场空。

站在日本的立场,石破茂的强硬姿态无疑有其道理。他在会谈后公开强调 " 汽车是重大国家利益 ",摆出一副 " 寸步不让 " 的架势。这种态度既是对选民的交代,也是对汽车产业的承诺。毕竟,如果轻易妥协,接受美国苛刻的条件——比如低关税配额或单方面让步——不仅会削弱日本的谈判地位,还可能让汽车产业陷入更深的困境。

然而,强硬的代价是显而易见的。会谈无果,关税问题悬而未决,日本汽车产业继续在高关税的重压下苦苦支撑。5 月对美出口单价的暴跌,已经让丰田、斯巴鲁等企业的盈利能力亮起红灯。而 7 月 9 日,新的 " 相互关税 " 上调(日本为 14%)即将生效,届时企业的成本压力将进一步加剧。更重要的是,石破茂的外交失利,可能在参院选举中成为反对党攻击的靶子。自民党内部已有声音质疑:石破茂是否高估了日本的谈判筹码,低估了特朗普的 " 翻桌 " 能力?

从更广的视角看,日本的谈判策略也暴露了结构性问题。日本一开始就追求 " 特别待遇 ",希望凭借 " 美日同盟 " 的特殊关系,换取关税豁免。这种天真的算盘,忽略了特朗普 " 以利为先 " 的本质。

未来几个月,日本需要在关税谈判中找到新的突破口。或许,与其追求全面胜利,不如学习英国的务实主义,在有限范围内争取阶段性成果。同时,日本也应加速多元化市场布局,减少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只有这样,石破茂才能在国内外的双重压力下,证明自己不是 " 嘴上硬 " 的狗熊,而是一名能为日本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英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记者|赵阳戈 一家“接地气”的公司将要亮相联交所。近日,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遇见小面)披露招股说明书,拟登陆联交所,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来源:联交所遇见小面成立已11年,开店增至380家,2024年卖出了11亿元的营业额。盈利方面,虽说在2022年因疫情录得亏损,但2023年实现扭亏,2024年有逾6000万元的净利润。 据了解,遇见小面还将继续扩张,2025年、2026年及2027年,计划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海外分別新开设约...
  •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据新华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林剑5月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上述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免签圈”扩容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入境旅游的利好发展。当天,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平台上入境游订单量比去年增长接近翻倍。新增的五国入境游潜力巨大,今年以来阿根廷入境游...
  •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领域迎来一波强劲复苏,但在近期市场调整中也出现了波动。不过,创新药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依然显著。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经理梁福睿认为,类似于DeepSeek,未来市场会更加认知到中国创新药从追赶到超越的实力。   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来临之际,基金经理...
  •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5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了解,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将于5月19日开幕,台湾地区方面迄今没有收到与会邀请。中国政府对此有何评论?林剑表示,在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即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这也是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和世界卫生大会25.1号决议确认的根本原则。中国台湾地区在未经中央政府同意的前提下,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世卫大会。台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导致台湾地区参加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周四表示,美国可能进入供应冲击更频繁、通胀更不稳定的时期,这需要央行采取更透明的沟通方式。   鲍威尔在启动对央行货币政策框架五年一次的评估时发表了上述言论。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让公众更广泛地理解经济普遍面临的不确定性,” 鲍威尔在华盛顿的演讲中表示,并预测 “...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