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医保“一盘棋”:异地就医免垫付首季减负469亿元

zhq 2025-06-12 阅读:194 评论:0
  来源:华夏时报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为群...

  来源:华夏时报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为群众提供了实惠。

  6月初的一天,在北京某三甲专科医院病房内,刚做完手术的老张先生还未清醒。一旁照护的家属已经收到信息提示:“您本次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已完成,医保基金支付金额:48,560.20元。”

  回忆起这次意外之喜,张先生的儿子向《华夏时报》记者感慨,“没想到现在异地就医报销那么快,而且报销比例也没下降。手术前我和妻子刚吵过架,用月底孩子研学的钱拿来垫住院费,她很担心开营前这笔钱报销不回来。”

  张先生一家的经历,正是医保异地就医改革成效的缩影。据国家医保局指出,2025年一季度,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运行基本平稳,惠及参保群众7075.26万人次,为群众减少垫付469.92亿元,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长了37.97%、11.44%。这些数据背后,无数个像张先生一样的家庭,在医保改革的支持下,就医之路变得更加顺畅。

  对此,健康国策2050学术平台总编辑梁嘉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表示,“随着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在全国的布点越来越广,患者选择定点医疗机构的余地就会越来越大,更能够找到相对最适合自己的专科治疗机构,这对于患者及时、便捷地就医和降低不必要的制度性成本,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今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已全面建成,在异地就医结算、医保智能监管等领域筑牢了坚实基础,彻底结束了过去系统分割、烟囱林立的历史,医保信息化标准化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异地就医可能刺激患者基于“大医院”“大专家”崇拜的无序就医,各地执行中央关于加强“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政策要求时,在“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梳理分级诊疗(适宜基层)病种清单/药物清单/诊疗技术清单”“开展紧密型医共体/城市医疗集团DRG/DIP付费与绩效考核”等方面防止政策冲突、重复建设,促进服务整合与支付整合、服务分层与支付分层、服务转型与支付转型的改革步调高度一致。

  跨省“垫资”之痛成为历史

  在过去,异地就医是一场漫长而复杂的“战役”。患者不仅要面对病痛折磨,还要承受高昂的垫付压力与繁冗的报销奔波。

  “站在太阳下满头大汗时,我萌生过不报销的念头。”回想母亲往返芜湖和上海的就医经历,易木(化名)至今记忆犹新。当时2015年,搭桥手术治疗期间,15天总花费16万元需全额自付。我带着厚厚一沓单据辗转于两地医保部门之间,走报销流程就耗时近两个月。而且两地医保政策不同,报销范围、比例也不同,稍有不慎就可能因材料不符合要求而被退回,一次次补充、一次次等待。”

  李女士是一位老钢铁城市的退休职工,因子女毕业后在北京定居,她便开启了异地生活。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打破了平静,李女士不幸患上滑囊炎,迫于行走需求决定手术治疗。“我考虑自己家的实际情况,只能在北京做手术,可是我医保在外地,医疗费用都自己垫付。孩子们下班晚,我就自己跑报销。这个报销可乱了,我还整不明白,就坐人家大门口哭,然后遇到好心人帮我。”

  事实上,这份“垫资”之痛与报销之难,曾是跨省求医者的普遍经历。在此背景下,国家层面关注到异地就医。在200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以城乡流动的农民工和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为重点,改进异地就医结算服务。

  而时间来到2016年,变革的号角正式吹响。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改革全面启动。随之,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启动建设,迈出破冰的关键一步。

  2017年1月,全国首例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在海南实现,标志着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不断深入,报销范围逐渐扩大。从最初的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到2018年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后,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驶入快车道。开始试点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再到2021年底启动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工作。这一路走来,每一次的突破都让参保群众受益更多。

  数字见证惠民暖流

  自2016年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医保异地就医问题,通过完善政策回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2025年,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交出一张亮眼的“民生答卷”,从而标志我国医保支付正按照全国“一盘棋”部署有序推进。

  国家医保局最新消息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65.16万家,较2024年年底增加0.77万家,增长1.19%。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7075.26万人次,减少个人垫付469.92亿元,分别较2024年同期增长了37.97%、11.44%。

  具体而言,2025年一季度,住院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数量8.13万家,较2024年年底增长1.21%;全国普通门诊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数量23.10万家,较2024年年底增长1.50%。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363.89万人次,减少个人垫付365.37亿元,分别较2024年同期增长11.92%、5.68%;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4516.15万人次,减少个人垫付56.25亿元,分别较2024年同期增长36.64%、30.67%。

  伴随管理服务不断优化,一方面,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已达65.16万家,为患者提供了更广泛的就医选择。另一方面,异地就医备案服务不断规范,线上备案渠道日益便捷。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让备案手续触手可及,2025年一季度,通过国家统一的线上备案渠道成功办理备案360.53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18.06%。

  这一连串数字,正是政策转化为民生福祉的强力注脚。对于跨省异地就医而言,医药机构规模稳增与持续增长的跨省就医需求相辅相成,才能不断缔造喜人成效,其背后亦凸显了医保支付方在全国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现如今,依托信息技术发展,软件端不断升级完善。患者在异地就医时,只需出示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保卡,系统即可实时结算,准确核算报销费用,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大大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精力。

  “免垫付”红利全国绽放

  在这场异地就医改革中,全国各省份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免垫付”的红利十里飘香,芬芳四溢。

  凉山彝族自治州积极完善异地就医政策体系,在优化政策待遇保障方面,推行跨省临时就医“视同备案”试点。从2024年7月起,州内参保人员到北京、重庆、浙江等5省市临时就医,无需办理备案手续即可直接结算。在简化常规备案流程上,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备案模式,依托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异地就医备案微信小程序等,为参保群众提供“即时办理、即时生效”的跨省异地就医自助备案服务。备案通办业务下沉到乡镇、村服务窗口,支持全州18个统筹区备案通办代办。

  浙江省依托强大的数字化底座,实现省内异地就医“自动备案、免申即享”。在杭州工作的台州人李女士,无需提前申请,在社区医院刷医保电子凭证即可直接结算普通门诊费用。更有“浙里办”APP的“医保亲情付”功能,为不熟悉智能操作的老人提供暖心代办服务。一位医保窗口工作人员感慨:“现在群众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基本‘一次不用跑’,数据跑路代替了群众跑腿。”

  云南省通过“医保赶街”连通边寨,为破解偏远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信息不畅难题,云南创新推出“医保赶街日”服务。每月固定日期,医保工作人员深入乡镇集市,现场宣传政策、协助办理备案、激活医保电子凭证。西南某县一位村医表示:“以前村民去省城看病,回来报销像过关,现在赶个集就把备案办好了,钱也不用自己先垫上。”2025年一季度,云南跨省门诊结算人次同比激增超40%。

  黑龙江作为边境线上的“健康守护站”,针对漫长的边境线和跨境劳务人员需求,在重点口岸城市设立“医保跨境服务点”,为赴俄务工人员及边境居民提供政策咨询、备案协助、结算问题快速响应等“一站式”服务。黑河市一位常年在俄务工的赵先生受益于此:“以前在俄罗斯看病,单据带回来报销很麻烦,现在通过服务点备案,回国直接刷卡结算,省心太多了。”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广东积极推进与港澳的医疗保障衔接。不仅优化港澳人员在粤就医备案流程,更在珠海横琴、深圳前海等地探索跨境医疗费用直接结算试点。同时,推动部分港澳上市药品医疗器械在指定医疗机构使用并纳入医保支付(“港澳药械通”),为大湾区居民提供更丰富、更便捷的医疗选择。

  当异地就医的“垫资”高山渐成坦途,“跑腿”报销的辛酸化为指尖轻点,其意义早已超越经济减负本身。它畅通了人才、劳动力等要素的跨区域自由流动,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健康保障支撑,让每一个为梦想奔走于他乡的个体,都能在需要时感受到来自“国家医保”的坚实守护。这份守护,让“流动的中国”更富生机与温度,让发展的脉动在健康保障的基石上愈发强劲有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记者|赵阳戈 一家“接地气”的公司将要亮相联交所。近日,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遇见小面)披露招股说明书,拟登陆联交所,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来源:联交所遇见小面成立已11年,开店增至380家,2024年卖出了11亿元的营业额。盈利方面,虽说在2022年因疫情录得亏损,但2023年实现扭亏,2024年有逾6000万元的净利润。 据了解,遇见小面还将继续扩张,2025年、2026年及2027年,计划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海外分別新开设约...
  •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据新华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林剑5月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上述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免签圈”扩容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入境旅游的利好发展。当天,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平台上入境游订单量比去年增长接近翻倍。新增的五国入境游潜力巨大,今年以来阿根廷入境游...
  •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领域迎来一波强劲复苏,但在近期市场调整中也出现了波动。不过,创新药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依然显著。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经理梁福睿认为,类似于DeepSeek,未来市场会更加认知到中国创新药从追赶到超越的实力。   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来临之际,基金经理...
  •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5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了解,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将于5月19日开幕,台湾地区方面迄今没有收到与会邀请。中国政府对此有何评论?林剑表示,在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即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这也是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和世界卫生大会25.1号决议确认的根本原则。中国台湾地区在未经中央政府同意的前提下,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世卫大会。台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导致台湾地区参加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周四表示,美国可能进入供应冲击更频繁、通胀更不稳定的时期,这需要央行采取更透明的沟通方式。   鲍威尔在启动对央行货币政策框架五年一次的评估时发表了上述言论。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让公众更广泛地理解经济普遍面临的不确定性,” 鲍威尔在华盛顿的演讲中表示,并预测 “...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