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之争”舆论战升级,巨子生物深夜回应,华熙生物力挺美妆博主

zhq 2025-06-02 阅读:252 评论:0
  重组胶原蛋白成分之争的舆论战再度升级。   美妆...

  重组胶原蛋白成分之争的舆论战再度升级。

  美妆博主 “大嘴博士” (郝宇)近日连续发文质疑,巨子生物(02367.HK)旗下品牌可复美的核心产品 “胶原棒” 中重组胶原蛋白实际含量低于宣传的 “≥0.1%”。

  6月1日深夜,巨子生物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份声明,标题为《巨子接受“大嘴博士”(郝宇)所用检测机构道歉,但将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

  巨子生物方面称,有关“可复美”未添加重组胶原蛋白的争议,5月30日公司收到了来自“大嘴博士”(郝宇)所用检测机构的道歉声明,并贴出了检验机构的原文。

  巨子生物在声明中表示,已将相关产品送至多家检测机构,对多个样品从多个维度进行合法合规检测。“鉴于相关检测工作极为复杂,需要足够的时间,截至目前,我们还在回收相关报告。”

  6月2日开盘,巨子生物股价一度跌超5%,截至记者截稿,报67.25港元。

  “成分争议”风波持续发酵

  5月24日,美妆博主“大嘴博士”发布博文、视频称,护肤品牌可复美的一款名为重组胶原蛋白精华的明星产品涉嫌造假。相关话题在上周末一度冲上热搜。

  公开信息显示,“大嘴博士”原名郝宇,在抖音、小红书、微博平台共计拥有超280万粉丝,是美妆领域知名的专业KOL。据“大嘴博士”抖音账号简介,其为香港大学化学博士,曾任欧莱雅中国科学传播负责人,拥有17年化妆品研发及科普知识。

  该博主此次对于巨子生物及旗下品牌提出多处质疑,首先是其团队经检测,可复美重组胶原蛋白次抛精华液产品中重组胶原蛋白真实添加量仅为0.0177%,但产品成分标注在“非微量成分”里,按规定理论添加量应在0.1%以上,质疑该产品是否符合法规。其次,该博主称,在这款产品中也未检测出胶原蛋白的必需元素——甘氨酸。此外,他还提出,可复美涉及对科学概念的肆意滥用和夸大宣传等。

  涉事品牌方可复美于当日发布声明。公司方面称,已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T 1947-2025 《重组胶原蛋白敷料》中重组胶原蛋白含量的检测方法对相关产品进行检测,多批次检测结果胶原蛋白含量均大于0.1%。同时,可复美方面也提出,目前由于化妆品中的重组胶原蛋白含量还没有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

  25日,“大嘴博士”在其公号上反驳称,“巨子生物在声明中说我未向其索要重组胶原原料,进而质疑我的检测结果。这是一种误导大众的说法,暗示检测重组胶原含量必须依赖巨子提供的原料。我们所检测的是你的产品,不是你的原料,产品直接就可以从官方店铺购买,即可进行检测,根本无须企业提供原料。”

  该博主提出,“巨子生物目前是行业内唯一一家完全自产自销重组胶原蛋白的企业,从不对外销售原料。这种不向外部销售原料的做法,很有可能蕴藏着更大的风险,因为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外部机构和同行很难对其重组胶原原料进行独立验证和同行评议,也不可能经历成熟的大品牌和跨国公司对整个供应链的调试和修正。”

  巨子生物在发布《告消费者书》后就未再进行回应,直至6月1日深夜发布一份声明。巨子生物方面还对之前被质疑将相关产品下架作出澄清:关于网传的可复美胶原棒1.0偷偷下架不属实,实为正常的产品迭代,已于4月份开始。

  近年来,巨子生物的业绩一直实现稳步增长。2020-2024年,巨子生物营业收入分别为11.9亿元、15.52亿元、23.64亿元、35.24亿元、55.3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6亿元、8.28亿元、10.02亿元、14.52亿元、20.62亿元,均呈逐年增长态势。

  巨子生物的高营收归功于可复美品牌的收入。 财报显示,2024年,可复美品牌收入达到45.42亿元,占巨子生物总营收入比重达到82%。

  而此次事件发生在今年的618 电商大促期间,不少行业人士也担心,舆论的持续发酵会冲击巨子生物今年的业绩。

  2024年财报显示,巨子生物的研发成本为1.07亿元,研发成本占营收比重为1.9%,而销售及经销开支高达20.08亿元。

  对比同行,(688363.SH)、(832982.BJ)的研发占比分别为8.68%、4.94%。

  华熙生物“亲自”下场炮轰

  这场目前“悬而未决”的争议中,看似与此次事件并不相关的华熙生物也加入了此次的“声讨”中。

  6月1日晚,华熙生物在微信号发表长文支持“大嘴博士”。

  华熙生物方面称,公司于5月26日收到郝宇博士(网名大嘴博士)的求助,提出希望华熙生物提供检测技术资源和研究支持,并协助其与监管部门展开沟通。针对相关要求,华熙生物组织了有关专家评估了郝宇博士提供的资料,在确认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后,华熙生物立刻组织了相关产品检测,现公开回应如下:华熙生物已组织专家对郝宇博士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慎评估和多方法的反复测试,同时,华熙生物也已经得到了第三方机构的检测结果。但在相关企业的自我检测结论公布之前,华熙生物出于对商业文明的最后一丝维护,希望相关企业主动面对发展中的问题,诚实面对全社会关切的产品诚信和价值承诺。如监管机构需要查阅相关检测报告,华熙生物将毫无保留地配合提供;如相关企业无法正视自身问题,华熙生物也将向全社会公开相关检测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华熙生物此前公开“炮轰”券商研报“不科学对比”,暗指重组胶原蛋白概念被过度炒作。

  5月17日及21日,华熙生物在官方公众号连续发布《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眼前之巅与群山之险——答媒体及各界朋友》两篇长文,指多家券商研报通过“不科学对比”鼓吹“玻尿酸过时论”,称此类言论是“浮躁资本构建的题材幻象”,过度吹捧重组胶原蛋白,贬低玻尿酸产业价值。

  华熙生物列举的研报内容显示,部分机构称“重组胶原蛋白在美白、抗衰等领域比玻尿酸更具生物活性”“玻尿酸存在交联剂残留致‘馒化脸’风险”等结论,缺乏科研数据支持。

  作为玻尿酸行业龙头,华熙生物在2024年营收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大幅下滑70.59%。且相比2022年的净利润9.71亿元,缩水82%。

  2024年第四季度,华熙生物首次出现单季度亏损,净利润-1.91亿元,扣非净利润-2.2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20.7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64.62%,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2297.7万元。

  华熙生物今日开盘微跌,截至截稿报50.44港元,下跌0.32%。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记者|赵阳戈 一家“接地气”的公司将要亮相联交所。近日,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遇见小面)披露招股说明书,拟登陆联交所,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来源:联交所遇见小面成立已11年,开店增至380家,2024年卖出了11亿元的营业额。盈利方面,虽说在2022年因疫情录得亏损,但2023年实现扭亏,2024年有逾6000万元的净利润。 据了解,遇见小面还将继续扩张,2025年、2026年及2027年,计划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海外分別新开设约...
  •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据新华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林剑5月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上述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免签圈”扩容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入境旅游的利好发展。当天,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平台上入境游订单量比去年增长接近翻倍。新增的五国入境游潜力巨大,今年以来阿根廷入境游...
  •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领域迎来一波强劲复苏,但在近期市场调整中也出现了波动。不过,创新药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依然显著。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经理梁福睿认为,类似于DeepSeek,未来市场会更加认知到中国创新药从追赶到超越的实力。   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来临之际,基金经理...
  •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5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了解,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将于5月19日开幕,台湾地区方面迄今没有收到与会邀请。中国政府对此有何评论?林剑表示,在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即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这也是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和世界卫生大会25.1号决议确认的根本原则。中国台湾地区在未经中央政府同意的前提下,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世卫大会。台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导致台湾地区参加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周四表示,美国可能进入供应冲击更频繁、通胀更不稳定的时期,这需要央行采取更透明的沟通方式。   鲍威尔在启动对央行货币政策框架五年一次的评估时发表了上述言论。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让公众更广泛地理解经济普遍面临的不确定性,” 鲍威尔在华盛顿的演讲中表示,并预测 “...
标签列表